首页  >  正文

品质改善的八个阶段

2020/9/28 14:24:37 标签:       浏览:1878


改善活动第1阶段 发现问题点

应有问题意识

认识方针目标

掌握慢性不良而找出问题点

掌握异常状态而找出问题点

实施相互比较而找出问题点

实施期间比较而找出问题点

从期待水准比较而找出问题点

从自由的立场找出问题点

从问题点的检核表而找出问题点

列举问题点

改善活动第2阶段 决定主题和目标

确认方针目标

发现问题点要分类整理

补足问题点的评价之必要资料

评估问题点的重要性

调查其它部门的要求事项之关连

预测期待的成果

调查活动期间的妥当性

检讨容易组合事项

检讨协力体制

总合评价

决定改善主题

决定达成目标的评价基准

决定达成目标

改善活动第3阶段 制造协力体制

抓住成员的能力和性格

决定实施事项

决定实施顺序

决定实施日期

决定分担工作

编成协力体制

决定活动的管理方法

改善活动第4阶段 掌握现状并解析

整理过去的资料

抓住现在的工程流程

抓住现在的作业分法

抓住现在的制造工程能力

选定预估的指标 ( 特性 )

收集想到的要因要分类

选择重要的要因

收集资料

抓住要因或特性的变化予以分析.解析

调查特性值的水准间差异

调查对要因特性的影响度 ( 范围 )

推测最适当的条件

改善活动第5阶段 建立改善案

确认现状和解析结果

建立收集创意及改善案

评估改善案

决定改善案

改善活动第6阶段 实施改善

改善案要具体化

照改善案实施

收集实施改善的资料

改善活动第7阶段 确认效果*

汇总改善结果

抓住全体的变异

抓住特性值的变化要分析.解析

抓住问题顺位的变化

成果的内容要分类

抓住成果的重点

目标和实绩作比较

知道目标达标率

抓住投入的时间和费用

改善活动第8阶段 标准化

改善活动要提出报告

改善活动要发表

订定标准化

考虑下次改善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