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从变革管理看6sigma的实施状况

2020/8/4 15:37:39 标签:       浏览:727

最近参加了变革管理的培训,学以致用,忍不住把自己最关心的6sigma在我们企业中的实施状况加以分析。 
  
  首先,6sigma是一种变革吗?变革的一种定义为:组织从根本上寻求新的方法、行为和文化的过程。从6sigma的立意上,作为一种度量方式、流程改进的方法论、新的管理战略,它堪称这个定义。 
  
   我们企业的这次变革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至少应该说在引进6sigma之初是自上而下的,我们定位它是在组织各个层次的变革,它致力于从业务层次、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甚至企业文化各个层面来达到追求卓越的目的。于是,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措施的支持:有最高层领导的正式发布实施启动信息,有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来保障各子单位按计划地支持推进工作,于是6sigma运动很快席卷全公司。这个运动的效果如何呢?当然我们培养了一批批的黑带,充实到各个领域的关键岗位,大多数黑带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但是,考量一个公司是否具有6sigma逻辑的标准,不是看黑带的人数和业绩,而是看绿带的业绩——他们在业务领域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按照公司的规定,所有的干部都按时拿到了绿带证书,无数的项目应运而生,项目数据库倒是着实充盈了不少呢。且不论这些拿到证书的人,是否都已经具备了绿带的素质,只看看他们现在还是不是合格的“绿带”。绿带的定义:能够带领团队实施6sigma项目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自从拿到绿带证书后,有多少人还在使用这种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更不要提先前对于绿带资格的每年复审:要求每年完成一个项目。这体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初期强大压力下的推进带来的是表面上的繁荣景象,并没有为多数人带来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只是一种对于企业新规则的对策而已。目前的自上而下更多地体现在6sigma关注焦点的选择上,许多单位都能够根据业务目标选择最重要的区域,作为实施6sigma的课题。这种做法也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可和推广。
  
   
  
   自下而上的变革也存在,不过是在局部范围,基本上是比较小的范围。例如某个部门,即使领导对6sigma不以为然,也不会妨碍本部门有些员工对此感兴趣。如果从而自发组织团队实施项目,部门领导也有可能会放行;当然也有可能会反对,不提供资源支持。不过这种项目成功率并不乐观,影响力也颇为有限,主要原因是源于个人兴趣的变革,不一定与组织目标一致,也不构成系统性地改进,散漫的变革很可能在强大的传统势力面前夭折。 现在说我们的变革是否成功,为时尚早,但是如果不参照目标,了解自己的真实位置,盲目自大,离危险也就不远了。我们逐一来对照组织变革成功的标志,看看我们的表现如何:
  
   
  
  1.能实现变革前设定的目标吗?目前尚未实现,而且我个人感觉信心不足,同志尚需努力啊!
  
  2.变革过程中有价值的员工流失多吗?从我了解的信息看,至少没有超过以往的平均流失率,还好!
  
  3.能在预定的时间或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吗?与第一个问题一样,没有把握。
  
  4.对组织的生产率和基本竞争力有没有造成负面的影响?看起来没有,可是,正面的影响好像也不显著呢!今年有的单位领导在6sigma项目启动会上,明白地说希望各个负责人在项目结束之后,提供一份真实的报告,说明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6sigma的独特价值在哪里。如果评估衡量之后,发现实施6sigma利少弊多,来年将拒绝采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客户已经发出最后通牒,我们还能掉以轻心吗?
   
  
  这个答案实在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况呢?是变革的推动者失去兴趣和动力把变革继续下去吗?还是有巨大的阻力让变革无法推进下去呢?前者我无法回答,后者倒是有点感受:
   
  
  (1)大多数组织成员不是变革的推动者,也不是拥护者,而是旁观者,这足够危险了!没有广泛的参与,中途倒下而夭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2)管理层没有统一的对变革的承诺,承诺也许有的,不过实践者总是更关注行动,而不是口头表示,那么管理层的行动如何呢?早期推进的措施是否坚持实施了?如果它们已经无效,有没有根据情势需要进行调整呢?
  
  (3)外部的客户和环境是否构成障碍?目前看来不是,我们的客户也开始引入这种变革,如果我们放弃反而会不进则退,共同发展才是主题。
   
  
  有什么措施可以避免变革的半途而废?
   
  
  最重要的应该是制度的强化。提供变革所需的行为准则,设立目标,对绩效的有效测量、提供物质或非物质的激励,保持这些与组织对成员的期望一致。
   
  
  其次,需要随需而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产品,还包括我们的规则。时过境迁,如果制度和流程需要完善,应该毫不犹豫地调整,毕竟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促进业绩,而不是成为员工创造效益的束缚。
   
  
  执行,唯有执行才能有效果,而且是言行持续一致的执行。企业的发展犹如为人,言出必行、言行一致是为人的原则,也是真正改变成员心态的最好办法。制定规则的人不必事必躬亲,但是如果对于自己制定的规格不以为意,随意打破,会给别人一个信号:这个东西无所谓。于是规格失去其严肃性,自然形同虚设了。
  
  
  变革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我们现在犹如从青年到壮年,如果不能回报给企业有说服力的效益,就会渐渐失去企业的滋养,日迫西山还是如日中天,成败就在今天你我的手中!